伊洛基金市场周报
2022-12-23
市场回顾
本周A股市场指数多数下跌,近期国内公布的经济数据较为一般,疫情的阶段性冲击对于11、12月份整体经济活动还是出现一定压制。本周市场回调更多是由于前期放开经济修复预期在没有增量预期的前提下,叠加近期各城市疫情逐步出现第一轮达峰,市场出现的获利兑现。并且为明年的市场行情切换做准备,整体市场成交量低迷,板块轮换较快活跃度较低,存量博弈明显,全周上证指数表现-3.85%,深证成指表现:-3.94%,沪深300表现:-3.19%。北向资金本周累计成交净买入96.59亿元。本周全部A股估值水平较上周下行,PE(TTM)下行1.5至12.19,处于历史估值水平的24.5%分位数。板块估值多数下跌,其中,教育板块上涨较多,半导体、医疗板块下跌较多。
未来展望
尽管近期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深度聚焦明年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强预期得到印证,但市场也深受疫情下较弱现实的影响,海外市场也在日央行意外转向的影响下波动加大,同时市场预期兑现明显,由此,A股在内外部的叠加作用,以及短时疫情放开冲击影响下,市场走出调整行情。后期如果疫情冲击逐渐收敛、基建制造业投资及延后的需求端刺激有望持续加码和释放、地产拖累在政策不断刺激下也有望减轻、疫情放开后居民消费意愿提升,明年上半年经济数据及企业盈利可能会出现企稳或复苏态势。
未来在疫情影响减弱后,经济基本面预期改善的影响下,市场的底部复苏机会仍在。指数在缩量及回补缺口后,风险已经得到了释放。此轮调整也将带来新一轮中长期建仓布局机会,目前市场信心略有不足,居民防御性储蓄明显攀升,存款储蓄率创下了近十年新高。因此,如何推出“大力提振市场信心”的政策值得期待,只有居民信心恢复,消费投资需求才有望持续改善。意味着后续的政策力度将会进一步加大,与后面“着力扩大国内需求”形成呼应。预计2023年仍是稳增长政策出台的大年,政策驱动的特征将会仍旧明显。从中长期角度看,眼下的市场的吸引力和布局优势,比过往两年多任何时候都更大,目前来看疫情形势严峻叠加担忧海外通胀反复,压制市场风险偏好或阶段性维持在较低水平。唯有静待情绪面波动下降、基本面复苏力度逐步增强,A股市场将走出更为明显的趋势上涨行情。
重要声明
请您细阅此重要提示,并完整阅读根据您的具体情况进行选择。 请您确认您或您所代表的机构是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投资基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托法》、《私募投资基金监督管理暂行办法》、《信托公司集合资金信托计划管理办法》、《证券公司客户资产管理业务管理办法》、《证券公司集合资产管理业务实施细则》、《基金管理公司特定客户资产管理业务试点办法》及其他相关法律法规所认定的合格投资者。 一、根据我国《私募投资基金监督管理暂行办法》的规定,私募基金合格投资者的标准如下: 1、具备相应风险识别能力和风险承担能力,投资于单只私募基金的金额不低于100万元且符合下列相关标准的单位和个人: (1)净资产不低于1000万元的单位; (2)个人金融资产不低于300万元或者最近三年个人年均收入不低于50万元。(前款所称金融资产包括银行存款、股票、债券、基金份额、资产管理计划、银行理财产品、信托计划、保险产品、期货权益等。) 2、下列投资者视为合格投资者: (1)社会保障基金、企业年金、慈善基金; (2)依法设立并受国务院金融监督管理机构监管的投资计划; (3)投资于所管理私募基金的私募基金管理人及其从业人员; (4)中国证监会规定的其他投资者。 二、根据我国《信托公司集合资金信托计划管理办法》的规定,信托计划合格投资者的标准如下: 1、投资一个信托计划的最低金额不少于100万元人民币的自然人、法人或者依法成立的其他组织; 2、个人或家庭金融资产总计在其认购时超过100万元人民币,且能提供相关财产证明的自然人; 3、个人收入在最近三年内每年收入超过20万元人民币或者夫妻双方合计收入在最近三年内每年收入超过30万元人民币,且能提供相关收入证明的自然人。 三、根据我国《证券公司客户资产管理业务管理办法》的规定,集合资产管理计划合格投资者的标准如下: 1、个人或者家庭金融资产合计不低于100万元人民币; 2、公司、企业等机构净资产不低于1000万元人民币。 依法设立并受监管的各类集合投资产品视为单一合格投资者。 如果确认您或您所代表的机构是一名“合格投资者”,并将遵守适用的有关法规请点击“接受”键以继续浏览本公司网站。如您不同意任何有关条款,请直接关闭本网站。 “本网站”指由伊洛基金(以下简称“本公司”)所有并及其网站内包含的所有信息及材料。本网站所发布的信息、观点和数据有可能因所基于的信息发布日之后的情势或其他因素的变更而不再准确或失效,本公司不承诺及时更新不准确或过时的信息、观点以及数据。 本网站介绍的信息、观点和数据仅供一般性参考,不应被视为购买或销售任何金融产品的某种要约,亦非对任何交易的正式确认。投资有风险,投资产品的过往业绩并不预示其未来表现,本公司不对产品财产的收益状况做出任何承诺或担保,投资者不应依赖本网站所提供的数据做出投资决策,在做出投资决策前应认真阅读相关产品合同及风险揭示等宣传推介文件,并自行承担投资风险。